【財經點題】官媒稱穩健貨幣政策不變 背後有三大考量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9/09/23 12:55

最後更新: 2019/09/23 15:31

分享:

分享:

在内地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下,全面降準於16日正式實施,人行旗下報紙、內地《金融時報》今發文表示,貨幣政策的穩健取向並沒改變,下一步是將降準釋放出的資金有效、精準引導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。分析指出,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際,内地不調整貨幣政策到寬鬆,是因擔心會加劇通脹,加深房地產泡沫風險,而實際上政府也有其他工具穩經濟。

內地《金融時報》的文章強調,資金要「有所為」,還要「有所不為」。今年以來,嚴查各類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,依然是監管部門的重點工作。降準減輕金融機構貸款成本,有效增加市場流動性,但貨幣政策的穩健取向並沒因此改變。

文章稱,不管是全面降準還是定向降準,釋放的資金都需要真正變成市場紅利,有效惠及實體經濟。因此,下一步政策調控重點應著力於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,讓好政策轉變為企業可以真真切切享受到的「真實惠」。

人行釋放訊號,内地不大刀濶斧寬鬆貨幣政策,分析估計這背後有3大考量,分別是擔心加劇通脹,房地產泡沫風險,而實際上也有其他工具振興經濟。

首先,近日豬肉及大豆價格不斷上升,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,8月豬肉價格按年飆升46.7%,為8年來最大按年升幅。在此帶動下,上月内地CPI按年升2.8%,整體通脹有升溫苗頭,壓縮了人行加碼貨幣寬鬆的空間。

在内地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下,全面降準於16日正式實施

此外,內地監管層正堅守「房住不炒」的樓市政策,擔心「大水漫灌」會重新刺激房地產,導致房地產泡沫風險上升。事實上,今年1月至8月,中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367次,按年上漲了17%。在樓市政策制約下,當局在轉變貨幣政策的態度較為謹慎。不過,瑞銀指出,若未來房地產新開工和投資大幅下跌,房地產政策或會小幅鬆綁。

市場上有其他工具振興經濟

實際上,人行在公開市場上也有其他保持流動性工具,支援穩增長,不需要調整貨幣政策大方向。其中,人行日前公佈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,1年期LPR下調5點子至4.2厘,被形容為變相減息,對企業中長期非按揭類貸款起到有益幫助,並在邊際上助力經濟改善。此外,内地還有減稅降費,積極財政政策等手段,保持經濟合理增長。

不過,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卻認為,在8月份「三駕馬車」經濟數據不振下,中央後續需要加大扶持政策力度,財政及貨幣政策需要雙管齊下,因此預料今年餘下時間仍有機會減息,以支撐經濟表現。

本報記者:游昊雲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